close
這是女兒上學期(三下)發生的事。
某回國語功課中有一提是要以「交頭接耳」來造句。
女兒寫的句子是:「我看見路上有藝人在交頭接耳。」
啊?是不是很微妙?
「你知道藝人是什麼意思嗎?」我問女兒。
「知道。」
「你覺得路上很容易看到藝人嗎?」即使住在比較有藝人可能出沒的台北市東區、信義區,也不太容易看到藝人吧。何況我們住桃園。
而且,為什麼藝人要交頭接耳?鬼鬼祟祟的。
這句子怎麼看怎麼怪,我希望女兒修改,但她憑著我一句「其實這句子也不算有錯啦」,而決定不改。
好喔,那就看老師會怎麼回饋。
拿回作業後,我一翻開,忍不住大笑。
老師在句子旁畫了一個好大的問號。
對嘛,會有這種反應很正常,老師我挺你!
後來,在老師的修正下,句子變成了:「我看見搞笑藝人在路上交頭接耳,不知道在說什麼。」
嗯……其實我覺得,要看見搞笑藝人在路上交頭接耳也很難啦。不過,辛苦老師了,老師應該是希望在孩子原有的句子上盡量做調整就好吧。
下次,女兒再出現這種意味微妙的造句,我直接就請她打掉重造了。
(「交頭接耳」示意圖。 圖片來源:illustaAc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